在薄膜开关的冲切工艺中,冲切模具的类型多样,各自具备独特的特点与应用场景。
平刀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冲切模具。其结构主要涵盖上模座、下模座、凸模、凹模以及导向部件。工作之际,上模座驱动凸模向下运动,与稳固在下模座上的凹模相互协作,对薄膜材料实施冲切操作。平刀模结构简易,成本相对低廉,在中小批量生产以及形状不太复杂的薄膜开关冲切任务中表现良好。比如,面对矩形、圆形等规则形状的薄膜开关,平刀模能够完成冲切工作。但需注意的是,平刀模冲切时,刀刃与材料瞬间接触并切断,这可能导致切口处出现一定毛刺,对于切口质量要求高的产品而言,往往需要后续进行二次加工。
圆刀模采用旋转的圆形刀刃开展冲切作业。其工作原理为,电机带动圆形刀具高速旋转,与此同时,薄膜材料在传送装置的牵引下匀速前行,圆形刀刃在旋转过程中对薄膜进行连续冲切。圆刀模的显著优势在于冲切速度快、生产效率高,特别适用于薄膜开关的大批量生产。并且,由于圆刀模冲切属于连续剪切动作,切口相对光滑,毛刺较少。不过,圆刀模制作工艺复杂,成本高昂,模具的调试与维护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。在生产带有异形孔或曲线轮廓等复杂形状的薄膜开关时,圆刀模可通过配备不同形状的圆形刀具,结合传动控制系统,实现冲切。
蚀刻模运用化学蚀刻的方式制作而成。首先,借助光刻等技术在金属板材上构建与薄膜开关形状一致的图案,随后利用化学蚀刻液对未被光刻胶保护的部分进行腐蚀,进而形成特定形状的冲切模具。蚀刻模能够打造出极为精细、复杂的冲切形状,在应对带有微小按键、线路图形的薄膜开关时,具有独特优势,冲切出的产品精度高,边缘整齐,几乎无毛刺。然而,蚀刻模制作周期长,成本高,而且化学蚀刻过程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。当对薄膜开关精度要求高且产品批量相对较小时,蚀刻模不失为理想之选。